營收增27%、利潤翻倍!吉利的“智駕牌”比1500億更“炸場”互聯網+

銷量增長-數據積累-技術突破,更成為智駕技術迭代的核心數據基座,技術閉環+場景突破。
文 | 智能相對論
作者 | 陳泊丞
在汽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,吉利汽車2025年中期業績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答卷:上半年營收首破1500億元大關達1503億元,同比增長27%;核心歸母利潤同比激增102%至66.6億元,毛利率提升至16.4%。尤為關鍵的是,140.9萬輛累計銷量中新能源占比達51.5%,這51.5%的滲透率不僅標志著規模效應成型,更成為智駕技術迭代的核心數據基座。
在「智能相對論」的視角中,吉利智駕的殺傷力根植于“技術閉環+場景突破”的深層布局。其“千里浩瀚”輔助駕駛系統依托吉利與千里科技的融合優勢,構建的H1-H9梯隊極具戰略眼光:頂級H9方案以1400TOPS算力和5激光雷達實現L3量產,成為行業少數突破高階智駕落地瓶頸的方案。而入門級H1即配備100TOPS算力,這種高階技術大眾化策略,較理想、小鵬的高端路線又更具市場穿透力,助力其迅速搶占爆發的新能源市場。
同時,支撐這一布局的是國內算力第一的星睿智算中心(綜合算力達23.5EFLOPS),與750萬輛L2級車型積累的百億公里數據協同,使AI-Drive大模型訓練效率提升30倍,進一步鞏固“數據規模-算法進化”的正循環。
此外,在場景落地層面,吉利即將推出的H7無圖城市NOA,避開了對高精地圖的強依賴,依托多模態感知與實時環境建模技術,再度與華為、小鵬形成差異化競爭。值得一提的是,其全球首發的G-AES功能更以412萬次潛在碰撞規避數據,實證了多傳感器融合路線的安全價值,這種技術優勢正通過極氪9X等車型快速轉化為市場競爭力。
「智能相對論」認為,相較于特斯拉的純視覺路線和比亞迪的下沉策略,吉利的路徑更具生態韌性:通過全價位覆蓋構建數據壁壘,以23.5EFLOPS算力基礎設施支撐算法快速迭代,最終實現毛利率與銷量的同步增長。如今,吉利將上調至300萬輛的年銷目標,這不僅是規模野心,更是要通過“銷量增長-數據積累-技術突破”的完美閉環,在智駕競賽中構筑起難以復制的護城河所帶來的絕對信心。
*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
此內容為【智能相對論】原創,
僅代表個人觀點,未經授權,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,包括轉載、摘編、復制或建立鏡像。
部分圖片來自網絡,且未核實版權歸屬,不作為商業用途,如有侵犯,請作者與我們聯系。
?AI產業新媒體;
?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;
?文章長期“霸占”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;
?著有《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么》
?【重點關注領域】智能家電(含白電、黑電、智能手機、無人機等AIoT設備)、智能駕駛、AI+醫療、機器人、物聯網、AI+金融、AI+教育、AR/VR、云計算、開發者以及背后的芯片、算法等。
1.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
2.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TMT觀察網",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。